摘要:洪化通寶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鑄的?! ∪饔兄乇謸?jù)地盤,在用人、征稅、鑄錢等方面各自為政,儼然是三個獨立小王國。洪化通寶背戶,直徑25.2mm*厚度1.5mm 重量4.1g,藏品價格:136元,洪化通寶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鑄的。
洪化通寶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鑄的。明末清初,順治帝為奪取全國政權(quán),先后起用三邊總督洪承疇、山海關(guān)總兵吳三桂等明朝降將為其開路打先鋒??滴跫次缓螅瑓侨?、耿仲明、尚可喜作為“有功之臣”分駐各地,論功受賞,史稱“三藩”。
三藩各有重兵,分據(jù)地盤,在用人、征稅、鑄錢等方面各自為政,儼然是三個獨立小王國?!叭倍荚T錢,其中吳三桂鑄“利用通寶”、“昭武通寶”。后來,清政府為維護(hù)全國統(tǒng)一,下令撤藩,吳三桂舉旗反清。1678年吳三桂病死后,其部將擁戴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在貴陽襲號,改元“洪化”(公元1679- 1681年),并鑄“洪化通寶”。
洪化通寶背戶,直徑25.2mm*厚度1.5mm 重量4.1g,藏品價格:136元,洪化通寶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鑄的。
1681年清軍攻破昆明,吳世璠自殺,延續(xù)8年之久的“三藩之亂”被平定,三藩錢也隨之消亡?,F(xiàn)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有不少人拍賣“洪化通寶”的,價格大都從5元到80元不等,背一厘的上品錢幣至多200元。
洪化通寶參考價值:
洪化通寶背壹文--------成交價:RMB1,216,000
洪化通寶-----------成交價:RMB1,600,000
明代“洪化通寶”背“發(fā)財順--成交價:RMB2,300,000
明代“洪化通寶”背“發(fā)財順--成交價:RMB1,602,300
洪化通寶(明代)-------成交價:RMB1,250,000
清吳世璠鑄“洪化通寶”背“--成交價:RMB1,454,000
洪化通寶-----------成交價:RMB1,599,600
清吳世璠鑄“洪化通寶”背“--成交價:RMB1,134,000
清吳世璠鑄“洪化通寶”背“--成交價:RMB1,224,000
明“洪化通寶”背“壹〤”--成交價:RMB1,650,000
愛藏網(wǎng)正在0元起出售各種古錢幣通寶,有興趣的泉友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【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】
洪化通寶鑄于洪化元年,為三藩叛亂時,盤踞云貴地區(qū)的吳周政權(quán)鑄幣。三藩叛亂為清早期重要事件,而三藩叛亂相關(guān)的文獻(xiàn)記載極少,涉及三藩鑄幣的直接文獻(xiàn)更是少之又少。洪化通寶背戶,直徑25.2mm*厚度1.5mm 重量4.1g,洪化通寶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鑄的,藏品價格:136元。
洪化通寶鑄于洪化元年,為三藩叛亂時,盤踞云貴地區(qū)的吳周政權(quán)鑄幣。三藩叛亂為清早期重要事件,而三藩叛亂相關(guān)的文獻(xiàn)記載極少,涉及三藩鑄幣的直接文獻(xiàn)更是少之又少。洪化通寶版式變化大概分為兩大系列:光背和背字。
洪化通寶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鑄造的,由于清政府下令撤藩,吳三桂開始反清。洪化通寶,材質(zhì)黃銅,直徑24.3mm, 厚2mm ,重3.2g。洪化通寶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鑄的。康熙即位后,吳三桂、耿仲明、尚可喜作為“有功之臣”分駐各地,論功受賞,史稱“三藩”。
此枚洪化通寶背“盧”新品,經(jīng)仔細(xì)辨別應(yīng)屬“點戶”變異錢。昆明被圍,城內(nèi)糧食短缺,文武大臣紛紛出逃投降。后昆明被清兵攻破,吳世璠自殺身亡,殘部6700余人投降,歷時八年的“三藩之亂”結(jié)束。
2010年6月份,洪化通寶成交價600元左右。明洪化通寶成交價260元,成交日期2013年6月份。
洪化通寶,材質(zhì)黃銅,直徑24.3mm, 厚2mm ,重3.2g 。洪化通寶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鑄的。三藩各有重兵,分據(jù)地盤,在用人、征稅、鑄錢等方面各自為政,儼然是三個獨立小王國。
洪化通寶價格 洪化通寶版式及價格
洪化通寶價格 洪化通寶也是有值錢的也有價值不高的,這個主要是因為洪化通寶的版本和品相不同,價格是有差異的。1681年清軍攻克昆明市,吳世璠自盡而“洪化通寶”也夭亡?! 『榛▽毿沃撇煌趨侨鸱Q帝時鑄造的昭武通寶,卻與利用通寶較為接近。
洪化通寶圖片及相關(guān)介紹 洪化通寶增值空間大嗎
洪化通寶是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鑄的。三藩各有重兵,分據(jù)地盤,在用人、征稅、鑄錢等方面各自為政,儼然是三個獨立小王國?! 『榛▽毷悄壳皟r位處于一種平穩(wěn)上升階段,今后會隨著很多人介入錢幣收藏市場,自然會不斷地增值。
洪化通寶存世量還多不多 洪化通寶相關(guān)資訊及介紹
此枚洪化通寶背“盧”新品,經(jīng)仔細(xì)辨別應(yīng)屬“點戶”變異錢。昆明被圍,城內(nèi)糧食短缺,文武大臣紛紛出逃投降。后昆明被清兵攻破,吳世璠自殺身亡,殘部6700余人投降,歷時八年的“三藩之亂”結(jié)束。